商超“回暖” “统一大市场”能成催化剂?

  疫情!还是疫情

  疫情——这个黑天鹅事件,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深化,但似乎国人没有想好怎么和它相处。

  今年一季度,上海、深圳、吉林等多地爆发疫情,当地生产生活受到不小影响。不少商业项目、餐饮店铺、娱乐场所为了疫情防控不得不按下暂停营业或是调短营业时长,给实体商业带来了巨大冲击。

  另一边,互联网大厂遭遇反垄断后又叠加疫情影响,开启了较大规模的裁员,抖客网,几乎涵盖了所有互联网大厂。在这场裁员潮下,大厂内的社区团购业务就是其中之一。

  京喜拼拼被曝优化,阿里的团购业务线及美团旗下优选、买菜等业务也被传出裁员消息。

  一系列动作背后,或是大厂对社区团购业务期许的终结。

  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,通过“烧钱补贴争取用户,并迅速扩张做大市场”模式的告一段落。在熬死了不少竞争对手的同时,不免对自身也造成一种内耗。

  今年2月24日,阿里公布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,被称为“阿里史上最差财报”,营收2425.8亿元,净利润同比下降了75%。

  美团的业绩也不容乐观。3月25日美团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,2021年,美团全年亏损235.36亿元,即使扣除罚款、以股代薪、投资、减值等非持续经营项目,全年经调整亏损仍高达155.72亿元,上年同期净利润则为31.21亿元。

  与之相反,传统商超的表现稍迎曙光。

  今年2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“全国56家商超企业2022年春节销售状况”侦查显示,在春节前后商超近一个月的销售高峰期,大部分零售企业的销售业绩同比呈明显增长。

  据长江证券预测,零售业在今年一季度同期基数相对收敛,客单价逐渐企稳,客流逐渐恢复,叠加疫情部分囤货需求,借助元旦、春节超长周期的销售高峰,预计部分企业同店迎来增长。

  4月13日,红旗连锁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财报,实现营业收入24.41亿元,同比增长7.99%,实现归母净利润1.22亿元。

  而永辉超市更是早早宣布了一二月份的“喜讯”,永辉超市3月8日发布了2022年1-2月的主要经营数据:今年前两月实现营收204亿元,同比增长约3%,其中同店增长1.6%;同期实现经营性净利7.6亿元。

  尽管,一些过去基础较好的商超企业迎来了可喜可贺的“拐点”,但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消费、经济正在向好。更为关键的是,这种回暖能持续多久,还有待观察。

  2

  经济影响

  尽管今年1-2月份的经济数据整体向好,工业生产、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增速均好于预期,但3月份经济面临着多地疫情的压力。

 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3月制造业与服务业PMI双双低于荣枯线,反映经济景气程度降低。整体看社会经济发展的“三驾马车”,一季度投资与出口相对较好,但消费受到疫情拖累,预计GDP同比增长4.6%。

  2020年疫情以来,出口对GDP的贡献较大。

  2021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,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.47万亿元人民币,比去年同期增长29.2%。其中,出口4.61万亿元,增长38.7%;进口3.86万亿元,增长19.3%;贸易顺差7592.9亿元,扩大690.6%。

  但今年一季度的情况却不容乐观,增速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左右。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,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.42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7%。其中,出口5.23万亿元,增长13.4%;进口4.19万亿元,增长7.5%。

  主要原因是,过去两年国家已经实现动态清零,拥有完整的产业供应链,而国外的疫情尚处在发酵期,没有遏制的劲头。但如今则是另一番景象,国外针对疫情已经“躺平”,正常发展经济;中国则接连在多个城市,如深圳、西安、上海、吉林等省市出现了比2020年影响更大的疫情。

2页 [1] [2] 下一页 

后疫情时代 生鲜商超奔赴私域

关门歇业 传统商超的生死突围

伍超群逆势扩产105万吨依赖商超难消化 千禾味业净利锐降41%高端优势不再

智慧零售新时代 如何加快商超门店的数字转型

侦查显示商超企业春节销售好于预期,奶饮冰品等销售不如预期

原标题:【商超“回暖” “统一大市场”能成催化剂?
内容摘要:疫情!还是疫情 疫情这个黑天鹅事件,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深化,但似乎国人没有想好怎么和它相处。 今年一季度,上海、深圳、吉林等多地爆发疫情,当地生产生活受到不小影响。不 ...
文章网址:https://www.doukela.com/keji/78154.html;
免责声明:抖客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,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。
上一篇:集结超40款重磅新品,京东四月上新季满足春日换新需求
下一篇:销量增长110%!这个彩妆品牌要走“新路子”